高鐵‧總辭‧80後
本地傳媒的焦點總是給人一種走馬看花的感覺,早前閙得沸沸揚揚的高鐵爭議、80後的抗爭及五區總辭,很快就給塌樓事件所掩蓋。通識科的學習是以議題為本,新聞議題日日新,同學在學習通識科時會否感到無所適從,無從觸摸呢?
要避免迷失方向,同學就要從課程文件找出和議題相關的概念,並把議題突顯的矛盾寫下來。
高鐵爭議、五區總辭和80後的社會運動參與等議題都和「今日香港」的主題一生活素質和主題二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有密切的關係。
課程文件內關於生活素質的其中一道探究問題是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有甚麼不同看法? 高鐵的爭議和80後的抗爭正正反映一種價值觀的矛盾,50後的一群經歷物質生活匱乏的童年,他們普遍認同發展是硬道理,而經濟增長更是生活素質的終極指標。80後一代物質生活較富足,對生活素質又有另一種的體會,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後物質主義的一代,經濟發展並不等同生活素質的提昇,他們更重視的是自然保育、保存鄉土文化和集體回憶。
但亦有學者認為80後反高鐵運動所反映的是世代之爭。50後、60後一代學歷普遍較80後低,但適逢香港經濟高速增長,他們進佔政府和商業機構的重要崗位,相反80後一代普遍擁有大專以上學歷,但因為香港早已完成經濟高速増長階段,年輕一代上位困難,由於缺乏上流機會,很多大學生從事低薪工作,社會怨氣因而積累,近年樓價高企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上一代炒貴物業而以致下一代無力負擔,這種世代之爭和仇富心態只會愈演愈烈,從惡搞許文彪的Youtube片刻或多或少都可反映80後對地產商和社會貧富懸殊的不滿,而高鐵總站設置於西九亦予人政府向地產商作利益輸送之嫌。
上述的議題和社會政治參與這個主題有甚麼關係呢?高鐵爭議本來屬於民生議題,但最終抗爭運動提升到政治層面,由反高鐵到反對功能組別。在建制派和功能組別的支持下,政府對於高鐵撥款在立法會獲得通過是十拿九穩的,政府官員在面對泛民議員的質詢時表現欠積極,對於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例如一地兩檢和成本效益等都未能為市民釋疑。事件反映現行議會制度的不公義,建制派和功能組別的議員未能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發揮監察政府的功能,由於議會制度的不民主,市民的聲音無法在議會發揮影響力,民主派經多年透過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方式(例如遊行示威)表達對普選和廢除功能組別的訴求,但最後都無功而還,最近由泛民派和公民黨推出的五區總辭,正正反映他們對緩慢的政制民主化深表不滿。
總括而言,從上述的議題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層面的社會矛盾,當中包括不同階層對生活素質的看法和不同群體對政治參與的訴求,具體來說就是支持和廢除功能組別的爭論。同學如果想學好通識科就必須保持敏銳的時事觸覺,從新聞議題探索當中所牽涉到不同利益群體的矛盾,並深入分析他們所持理據背後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