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經濟》
拜讀林毅夫教授所著的《解讀中國經濟》,使我對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有較深入的瞭解。作者對中共建國初期面對的發展困局,及其後在改革開放後的一些政策如何讓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作出深入的分析。
建國初期,跟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央領導人採取超趕戰略,希望在短時間發展高技術的重工業,背後的原因除了國防考慮外,還冀望高技術產業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當時百廢待興,超趕戰略深得知識份子認同,要實行超趕戰略,發展重工業,國家必須投入大量資金,當時中國沒有相關的技術和專才,套用經濟學的術語,中國是缺乏發展重工業的要素稟賦,由於缺乏競爭優勢,中國重工業的規模和生產效能均達不到國際水平,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要是沒有政府的支持,根本不能自生發展。因此,當時發展重工業的代價是國民生產下降,人民生活貧困。
城鄉二元戶的籍制度是超趕戰略下衍生的產物,發展重工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是資本集中的產業,本身不能產生大量的工作崗位。由於城市的工作機會不多,為了保障城市人口的就業及減低農民到城市工作的意欲,戶籍制度應運而生,阻隔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埋下城鄉差距的種子。時至今日,由不斷擴大的城鄉差距,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仍然困擾中央政府。
改革開放後,中國最先要解決的是農業問題。建國初期,人民公社制度在全國推行,大規模的計劃經濟扼殺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後果是席捲全國的糧食危機。1978年,安徽省小崗村18戶農民推行”大包干” ,“大包干”在保證國家稅收和集體收入不減少的同時,使農民富裕了起來。小崗村的改革,推動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農村的推廣,加上農業機械化,糧食產量翻了幾番,全國農民不斷走上富裕的道路。
除了農業改革外,改革開放其中的一項政策是開放沿海城市,發展輕工業,一改以往不顧自身優勢的超趕戰略,而是根據本身的要素稟賦,包括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勞動力,發展勞動密集的輕工業,乘便全球化的趨勢,資本家都覬覦中國這個優勢,紛紛在國內設廠,出口加工業遂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第二產業的高速發展,除了為國家賺取外匯累積資本外,亦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城市高速發展,吸引大量的農民工到城市工作,民工賺取比務農較高的收入,亦間接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後,中國採取的發展戰略是依從本身的要素稟賦,發展出口加工業,經濟高速增長,成功幫助大量的農民脫貧,這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
展望將來,透過出口所賺取的財富,應更好地運用在產業轉型上。現時中國的產業結構是太過依賴工業出口,和發展國家相比,中國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仍然偏低,要發展第三產業就必須刺激國民消費,增加內需。改善社保、教育和醫療制度,減輕人民在這些方面的負擔,從而降低現時過高的儲畜率。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包括家電下鄉、加快農村的基礎建設,亦有助釋放農民的購買力。金融改革包括加快中小型銀行的發展,亦有助配置資金促進鄉鎮中小企的發展。均衡的產業結構對將來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 而政策的配合是其中的關鍵。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