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之旅
周日天公造美,決定和太太、女兒到濕地公園遊覽,順便給女兒上一課基礎生態學。我門早上十時到達公園,遊人不算多,剛巧館內電影院即將放映一段關於濕地生態的電影,大夥兒選了前排座位,欣賞片長二十多分鐘的電影,影片拍得很有水準,對推廣生態教育有一定作用。
完了館內參觀,我們到室外的漫遊徑遊覽。漫遊徑兩旁是人造河溪和漁塘,遊人可以觀賞各種常見的淡水植物和動物,適逢夏季,蜻蜓是淡水生境的常客,愛好觀賞和拍攝昆蟲的朋友實在不能錯過。漫遊徑的後段是紅樹林浮橋,遊人可在浮橋欣賞紅樹和泥灘生態,如果你想看到彈塗魚和招潮蟹有趣的求偶和覓食行為,請務必選擇退潮的時間來遊覽,否則大潮水會覆蓋整片泥灘,以上有趣的景像便不復見。
我對濕地公園的規劃和管理十分滿意,雖然有不少論者認為濕地公園的生態價值遠不及米埔自然保護區,但濕地公園作為一個開放性的生態旅遊景點對普及生態教育有一定的功能。可惜只有硬件是不足夠,如果沒有軟件(包括公眾教育)的配合,濕地公園只會淪為另一個迪士尼,玩樂有餘而教育不足。
當日觀察所得,市民對生態旅遊的認識實有改善的必要。從以下的對話節錄,
可反映普羅市民對生態旅遊認知的貧乏。
一名旅行團領隊不時提高聲浪向團友發出錯誤的訊息,節錄如下:
領隊:「我們正在走過浮橋,請團友使勁搖晃,這可考驗大家的平衡力。」
很明顯,他們不知道浮橋的設計是為減輕參觀者對濕地的干擾。團友使勁搖晃時不停發出尖叫聲,相信連老虎都嚇走,更何況是雀鳥!
甲:「X, 走了那麼久,連雀毛都不見!」
乙:「那處可見到牛和其他野生動物?」
這反映市民對生態旅遊有誤解,以為濕地公園是動物園,把動物關起供遊人觀賞。希望政府和環保團體在教育公眾生態旅遊知識方面,能多下一點功夫。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